想到幫小朋友放電,很多人都會到公園玩或是到外地踏青👨‍👩‍👦‍👦

但有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可能比小朋友放電速度還要快🤦‍♀️🤦

可能走沒幾步路,體力就先去掉一半了

如果當天萬里無雲,氣溫又高🌞,還要無時無刻注意小朋友是否有中暑現象還是受傷

顧東顧西真的很累,尤其還要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說真的爸媽真的不好當啊

而且回程開車都是我當司機,很怕邊打瞌睡邊開車,這樣實在太不安全了🙅🙅‍♀️

但既不想去親子餐廳,也不想去靜態展館,想來想去好像選擇性就真很少

最近就發現一個帶小朋友放電的好地方,就在中央公園附近的夾子園娃娃機旗艦店🥳🥳🥳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是一個放電的好地方呢?

因為我們去夜市的時候,家裡那兩個小子總是直奔娃娃機店,盯著別人夾,盯個10來分鐘都沒問題,而且可以在那邊逛很久都沒問題,回到家一下子就睡著,放電真是快速👍👍👍

可見娃娃機對他們多有吸引力;但是夜市娃娃機店通常是開放式,裡面沒有空調,所以都很熱,而且來來往往的人又多,也要考慮到衛生上的問題

夾子園娃娃機旗艦店就是一個消暑的好地方,全館空調真是一個涼~~~🌬🌬🌬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碰到開幕送30元體驗金的活動,老闆也實在太佛心(我去了三次,每次都有30元可以玩XD)

這30元剛好給小朋友練練手,我都跟他們條件交換,只要玩娃娃機,就要乖乖吃飯,每次都奏效(但是只限當天吃飯很乖,真是父母難為啊~~~)

夾子園這個旗艦店真的很大,一進去看到的娃娃機數量就是多

而且走道很寬敞,跟夜市小店面的比起來就是有差,夜市的走道都很擠,每次經過都怕撞到別人

而且小朋友看到娃娃機就會失控亂跑,就怕他們會受傷,但是夾子園的規劃就非常好,果然是旗艦店的規模啊!!

一般外面的娃娃機大多是夾公仔娃娃比較多,但是公仔娃娃就是非常占空間

而且你問小朋友什麼是海賊王,他們有可能滿臉問號,公仔對他們來說,吸引力非常低

但是夾子園則是擺放各國的零食,這可樂壞我們家那兩個愛吃點心的小鬼頭了😍😍😍

而且這些零食都會在櫥窗上面標示食用期限,夾的時候讓父母非常安心,可見夾子園經營這一塊真的很有一套

我們家小朋友看到這個冰淇淋布丁簡直要抓狂,因為布丁對他們來說是神一般的食物

所以30元體驗金就來夾這個了,雖然最後沒夾到,但是這次的放電之旅就是犒賞他們平時在家很乖,所以就換了一些300元讓他們夾到爽

當天去的時候,還看到一個小朋友的奶奶夾到一罐餅乾,開心到跳舞,順手拍了一下,可見娃娃機對小小朋友有多大吸引力。

這對父母應該是夾娃娃機的高手,夾的零食多到要用店內的零食小車才裝得下,真的是高手

而且我發現,零食的誘因真的比較大,因為比公仔娃娃實用,所以當天真的很多人都夾零食為主

公仔區人就比較少,像是我家裡公仔很多,但是就容易積灰塵,而且盒子收納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會很擔心小朋友碰壞;所以來到這邊,夾零食是我的首選,像公仔這一區,我家那兩小子玩完全沒興趣,只有巧克力或是餅乾那些,才是他們的最愛。

大家真的都是大包小包的零食夾不完,這裡真的是一個帶小朋友來玩的好地方

而且他們倆個還會互相討論爪子要左邊一點還是右邊一點,也是一種兄弟姐妹間互動的好方法。

夾子園的服務人員都一定會在現場顧店,像是我經過這兩對家長身後,就聽到他們拿巧克力口味的餅乾要換成草莓口味

服務人員都很快幫他們更換,這種貼心服務真的很好;換成是夜市的娃娃機店,抓到什麼就是什麼,要更換口味根本不太可能

一般人也不會因為要更換口味就打電話叫臺主來更換吧,臺主去到店裡應該要20-30分鐘,一來一往也很浪費時間,所以夾子園的即時服務真的可以讓大人小孩玩得很開心。

如同他們的廣告標語一樣,全世界都希望你長大成人,夾子園只想讓你做回孩子,這幾次去夾的時候,我自己也玩得很開心。

最後我就來展現我的戰績啦!!!!!!

經過我們四人的努力,花了50分鐘,滿載而歸啊,300元夾到的零食,已經遠遠超過它的價值了!!!!

而且有些零食沒有吃過,保存期限也很長,這下子那兩個小鬼頭就可以在家好好安靜一陣子了。

夾子園娃娃機旗艦店評價如下:


評分項目

好玩度

感想

商品種類

★★★★★

零食非常多種,去了三次,每次櫥櫃都會有不同的東西,新鮮感十足。

遊戲體驗

★★★★★

30元的體驗金活動真的非常吸引人,對於父母親也是一個很大的誘因,因為可以省30元,不無小補。

停車便利性

★★★★

附近停車格比較少,所以可以停在附近的迪卡儂再徒步走過去,大概3分鐘路程。

這邊真的是一個好地方,除了有中央空調不用擔心中暑外,也是中央公園附近不錯的親子樂園👩‍👩‍👧‍👦

我覺得安排臺中半日遊或是一日遊,會是一個帶小孩放電的好地方,爸媽會玩瘋,小朋友也會跟著玩得很開心~~大推的啦!!!

夾子園娃娃機旗艦店相關位置

地址:臺中中平路1167 號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coolcatchme

CATCHE12ME74DF1EG

臺中遊樂園景點地圖當孩子發脾氣或者悶悶不樂的時候,可以先跟他溝通然後找出事因,因為這樣能夠鍛煉孩子以後有什麼事都跟你說的習慣。再是可以跟他玩玩益智玩具或者外出遊玩,能夠促進親子關係也不會對孩子有害。

讓孩子開心快樂起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一,高品質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臺中中央公園半日遊景點幾乎每個孩子內心都會依戀父母,都希望父母能夠多陪陪自己,好好陪陪自己。很多時候,孩子哭鬧,耍脾氣,其實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都是為了父母能夠放下他們手裡的事情好好陪陪自己。陪孩子做遊戲,陪孩子學習,哪怕只是坐在孩子身邊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或者甚至只是坐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玩,他們都會好開心。我家二寶經常是不讓我做事,要我陪他,哪怕我只是坐在他旁邊看著他玩,他都很高興,但他不允許我在他旁邊玩手機,一玩手機他就會把我手機搶了丟開。要我只一心一意看著他玩。

二,誇讚表揚。 臺中中央公園半日遊2023對孩子多一些誇讚表揚,孩子會很高興。因為對一個人的誇讚表揚,意味著對他的認同和肯定,這會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一個于人、于社會、於這個世界毫無價值的人,他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內心滿是挫敗感,這樣的人絕無開心可言,甚至還會失去生存的欲望。

三,獎勵。給孩子建立獎勵制, 臺中西屯景點介紹適時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獎勵,獎勵可以是給孩子買他一直想著的某樣東西,也可以是為他做一件他想要你為他做的事, 臺中西屯景點地圖還可以是一個擁抱,一個親吻等等。但一定要是孩子想要的,稀罕的。

孩子開心快樂成長需要父母建立良好依戀關係和愛的陪伴 臺中中央公園半日遊行程推薦
孩子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愛和陪伴,整天在打罵之下長大,畏畏縮縮的生活,怎麼能開心。物質是一方面,但是不是主要的,只要是家長用心準備的禮物,孩子都會喜歡的。 臺中西屯夾子園一日遊行程

端午隨想 文/侯寧波 金麟灣人頭攢動,市民紛紛前往劃龍舟、包粽子、摘楊梅,一片歡歌笑語,怡然自得,享受著溫暖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很是熱鬧。 參加了敏大集團與商行舉辦的劃龍舟比賽,晚上又吃了朋友送來的粽子,不經意之間2015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已眨眼而過。 我一直在想,劃龍舟、吃粽子為什么是端午節的習俗?這是有典故的。相傳古代楚國賢臣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但人們為了寄托哀思,一直蕩舟在江河之上,然后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人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紛紛拿出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他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正如唐代文秀《端午》一詩所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人生多了一份淡泊,節日之際,都會有一些感想。記得小女7年前參加高考時,恰逢端午節。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很少請假,也沒有什么休假,陪小孩的時間不多,但那幾天,我安排好工作,毅然請了幾天假,早上送去考場,考完接她回家。陪她吃吃飯,談談心,散散步,緩解高考的壓力,以期望能考一個好成績。我想通過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些努力,給她一點幫助和支持,也算是盡一點父親的責任。又是一年端午到,獨在異鄉追夢想,你一人遠離故鄉,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家人已幫不了你,唯有祝愿平安,期望堅持,奮斗不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端午吃的粽子,很像家鄉的“馬腳桿”。精選優質糯米,拌上八角、草果等佐料,中間夾一塊五花肉,用粽葉包住,再用糯谷稻草捆緊,煮熟后即可食用,清香可口。因其形像馬的腳,故稱為“馬腳桿。”家鄉是壯鄉,過春節為何都要包“馬腳桿”,有什么習俗文化,這些我無法考證,但包“馬腳桿”的情景卻很溫馨快樂。每逢大年初二、初三,母親帶著一群婦女,有大人也有小孩,圍座在一大盆糯米旁,一邊包,一邊說說笑笑,大家想到哪里說到哪里,無拘無束,其樂融融。每年都要包上百個“馬腳桿”,春節收假都要帶一些回來,并送點給親朋好友,嘗一嘗壯鄉特色美味。我常想,平時很少回老家,只有春節全家人才團聚一起,這不僅僅是為了吃飽,更多的是一種親情的傳遞。 端午節人們都會在家門口插上艾葉、菖蒲。青青的艾葉、菖蒲,能驅邪避鬼,寄托了人們的善良、真誠的祝愿,祈求親人、朋友健康、平安、幸福! 每逢佳節到來,就想回老家,就會思念親人和身邊的朋友,這是不是我們已經在慢慢變老! 話端午 文/鄧訓晶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劃龍舟,喜洋洋”。想著這首童年的歌謠,端午節就到了。 每到五月就有一種情思,汨羅江畔那個不屈的身影就會浮現在眼前。屈原,中國的詩歌之父,第一位留下姓名的愛國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最早開創了把詩歌由集體歌唱改成個人獨唱的新時代。一曲《離騷》,帝王將相權貴朝野的丑惡暴露無遺;一句《天問》,天下百姓幡然悟醒;一曲《九歌》,宣泄了人世間的善惡丑美;一篇《九章》,橘頌余音,蕩氣回腸,這是屈原明志,“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堅定地保守自己的情操,不隨波逐流;一部《楚詞》,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先河,這文學瑰寶如日月輝映,流光溢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激勵了多少有志之士,才有了前赴后繼的先驅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文秀的《端午》詩,讓我們在節日的扼腕長嘆中多了一分懷念。屈原,五月的鮮花,為你而開;五月的太陽,為你而燦爛;五月滔滔的汨羅江,敞開它寬廣的胸懷,擁抱了你這位志士。從此,五月的龍舟,年年把你探望,槳卷千堆雪,雨煙龍舞;中國的歷史留下了你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的文學史上有了一位千古流芳的詩人。 每到五月就有一種期盼,盼望粽葉飄香。小時侯每到端午節,不管日子過得有多艱難,媽媽總會想方設法弄一點糯米包粽子給我們解饞。在端午節前一天,媽媽就會做包粽子的準備,把糯米用水先泡上,然后把粽葉洗干凈。媽媽做的粽子口味可以分為甜的咸的兩種:或包進紅豆、綠豆、紅棗;或包上臘肉、咸鴨蛋,形成不同的風味。粽子的形狀可以分為菱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媽媽開始包粽子了,這是我最喜歡的時候,我會積極地幫媽媽的忙。媽媽左手拿兩片粽葉,右手把粽葉靈巧地轉兩圈,粽葉就形成一個圓錐形的空間,舀一勺糯米放進去后再用筷子搗幾下,右手將粽葉的上端往里折,使粽子的底部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平面,最后用線扎好,一個結實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愛跟媽媽學包各式各樣的粽子,開始包不好,但后來慢慢地也學會包有棱有角的粽子了。粽子包好后,媽媽就放進鍋里煮。等到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就會有粽子吃。那潔白的粽子,放上白糖,那糯糯的甜甜的味道,至今還留在我的舌尖上,回味無窮。 每到五月就有一種懷念,懷念端午節的雄黃酒和小香囊。端午節那天吃午飯時,父親會叫我們喝一點點雄黃酒,然后把雄黃酒涂抹在臉上,胳膊上,腿上,告訴我們這樣就不怕被蛇咬了。我對雄黃酒的認識,來源于《白蛇傳》,端午節的雄黃酒,把善良美麗的白蛇打回原形,許仙掀開蚊帳,看見白蛇狂舞而嚇死的情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所以,如果端午節沒有涂抹雄黃酒,心就會一直打鼓,生怕遇到蛇了,會惴惴不安一年,等到第二年無論如何都要抹上一些,雄黃酒就像是一道護身符。抹完雄黃酒后,就纏著巧手媽媽做端午的小香囊。媽媽會把平時積攢下來的小塊花布都拿出來,裝上具有藥用成分的、戴上能清心明目、鎮靜安神、對人體大有好處的香料,做成一個個精致可愛的桃心、三角形、小猴子香囊。我們爭相戴在衣服上,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小伙伴們會聚在一起比較誰家媽媽的香囊做得更好更香。 讓我用粽葉飄香潤筆,用暖陽做墨,把五月涂抹成一幅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畫卷,迎接端陽——這個與詩歌有關的節日。 吃雞蛋的端午節 文/李建設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但在我們老家,端午節不吃粽子吃雞蛋。 我的老家屬于北方,不產稻子,粽子更是難得一見之物,然而家家戶戶都會養上幾只雞,于是我們就地取材,端午節時就吃煮雞蛋,用我們當地的方式來過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母親都會煮一鍋雞蛋任由我們吃。我家共七口人,每人都要吃三五個,這就需要煮二三十個雞蛋,一次沒有那么多雞蛋可煮,就要提前十天半月開始積攢。四五只雞一天也就下兩三個,每天到雞窩里拾雞蛋數雞蛋就成了我的任務。拾來的雞蛋就放到一個陶罐里,等到陶罐滿了的時候,端午節就該到了。 端午節前一天,全家就開始為端午節忙活,父親讓哥哥到村前的河溝邊采一些艾葉,讓我爬到屋后的合歡樹上折些枝葉,采回來的艾葉插到每個門上,而合歡葉則留著第二天煮雞蛋用。那時不懂為什么要插艾,只是聽父親說插了艾蚊子蟲子就不敢進家門了。我最怕蚊子咬,所以插得特別起勁。父親則從他的中藥櫥里抓上幾味中藥,囑母親第二天煮雞蛋時一起放到鍋里。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一陣撲鼻的清香味刺激醒,一個激靈爬起來,跑到院子里一看,母親正在拉著風箱燒大鍋,大鍋里已熱氣騰騰,香味彌漫在整個廚房。饞得我直想掀開鍋蓋撈一個吃。母親一邊喊著燙一邊要我去接一盆涼水來。等我端來一盆涼水,母親已把鍋底的火熄了,我知道該開鍋了。 母親掀開大鍋蓋,升騰著蒸氣的鍋里什么都看不到,但卻聞到了更濃烈的香氣,一股合歡葉和艾葉的清香,混合著淡淡的中藥味,我不住地咽著口水。母親用笊籬從鍋里撈出雞蛋,放到涼水盆里拔拔涼,這樣剝雞蛋的時候就好剝不粘皮了。 我們兄妹五個都圍坐在桌子旁等著吃雞蛋過端午節。還沒等母親發話,哥哥就一聲招呼說去喊父親吃飯,一溜煙地去衛生室喊父親了。母親從櫥子里拿出七只碗,又變戲法似的掏出一袋紅糖,每只碗里都倒上一點,然后再用煮雞蛋的水沖好,哥哥也拽著父親回來了。 父親一坐定,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吃了,蛋白柔嫩細滑,蛋黃嬌黃濃香,由于吃得太快太猛,被蛋黃噎著了,像打鳴的公雞一樣伸長著脖子,母親趕緊給我灌了口紅糖水,才緩過氣來。母親被我的狼狽相搞得又好氣又好笑,說當年生大姐時三五天不見一個雞蛋也沒有饞成這樣。父親則溫柔地看著我說,慢慢吃,煮了這么多呢,夠你們吃的。的確夠我們吃的,我一口氣吃了五個,直到再看到盆里的雞蛋也沒有了欲望。 吃飽喝足之后,才有心思聽母親講她以前坐月子吃不上雞蛋的往事。生大姐的時候正是六十年代,還在生產隊里吃大鍋飯,沒有人養雞,雞蛋更是稀罕,買都買不到。不知外婆從哪里弄到了十多個雞蛋,走了三十里路給母親送來補身子。就是這十多個雞蛋,母親堅持吃了一個月,直到出了月子。為了每天能嘗到雞蛋味,就把一個雞蛋打散到清湯鍋里,一喝一天…… 往事悠悠,當年三分錢一個的雞蛋都吃不到,現在一塊五一個的茶葉蛋也能吃膩。在物質生活富足的同時,卻找不到了當初的感覺和味道,我是再也吃不到散發著中藥味的煮雞蛋了。自父親去世后,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還會煮一鍋雞蛋,只是再也沒有了那股中藥味的清香! 清香的端午 文/周太舸 川北一走進農歷五月,陽光就更加熱情,山中的蓼葉、艾蒿、菖蒲就更加碧翠,街上賣粽子的叫賣聲也更加響亮了。每當這時,沿襲幾千年的端午就如約而至,帶著清香裊裊娜娜地走進每一戶川北人家。 記憶里,端午到來前,家家戶戶的男主人總要在溪畔亂石間采菖蒲,在荒野草叢中采艾蒿,大把大把的。端午那天,母親將父親采回的菖蒲和艾蒿一部分掛上門楣,說是驅蚊避蟲;一部分用于熬水,說是洗澡。看著青翠欲滴的菖蒲和艾蒿,幼時的我好奇地捧在手里,扇動鼻翼一個勁兒地嗅嗅,邊嗅邊說香呢。一旁的父親笑了,說熬水洗澡那才叫舒服。母親熬好水盛在木盆里,用手試了水溫,說可以洗了。木盆里水汽騰騰,鉆進我鼻孔的是中藥的味道,我遲遲疑疑的,但想到父親說的那水洗著舒服,還是跨進了木盆。父親就蹲下來,一邊給我擦洗身子,一邊給我唱兒歌:洗澡澡,止癢癢,捉蟲蟲,娃娃身上不生瘡。木盆里,盡管那水味道有些難聞,但在父親的歌唱中,我感到非常愜意,手和腳丫子一點也不老實,不時讓木盆里開出水花朵朵,嘴里還發出咯咯咯的串串笑聲。 端午節一大早,母親就要到屋后采摘蓼葉。蓼葉,一種盛產于川北大地上蓼葉竹的葉子,比一般竹葉要長而寬大得多。母親將鮮采的蓼葉洗凈,再找來一枝撕成細條的干棕葉泡濕,然后撈起頭一天就浸泡的糯米濾在筲箕里,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就算就緒。 端午那天,幼時的我自然起得早,主要是看母親包粽子,盼著早點吃上粽子。只見母親將蓼葉一卷,再放進糯米,放進紅棗,然后將蓼葉一折,最后用細條棕葉纏繞捆扎,一個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成功了。一邊看,我還一邊問這問那。比如,粽子為啥要包紅棗,母親說做人就得有紅心;粽子為啥這種形狀,母親說做人就像粽子一樣,不僅要尖,要圓,還要棱角分明。那時懵懂,當然不能悟透母親的話,但現在想來,母親給了我多好的啟蒙教育呀。經過母親靈巧的手不斷重復舞蹈,一枝粽葉便結滿了粽子。 包好的粽子放進盛著井水的鐵鍋,蓋上蓋子,母親坐在灶前用柴火煮,我則圍著灶來回蹦蹦跳跳。估計粽子熟透,母親揭開蓋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第一個品嘗粽子的自然是我。母親從粽葉枝上摘下一個粽子,待冷卻后解開,蘸上白糖,遞在我手上,笑著說,小饞貓,吃慢點,小心噎著。粽子白白嫩嫩的,看著就垂涎欲滴,吃在口里,香滿五臟六腑。 按川北一帶習俗,端午節,已婚女子要攜夫帶子回娘家,未婚男子要到女朋友家里去,稱為“送節”。我和妻子戀愛那時,交通不便,出行靠腳下的鞋底對路一步一步地丈量。不過,妻子會在半路接上我。一見面,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那樣牽手和擁吻,但妻子從衣兜里掏出親自用一針一線繡出的鞋墊問我是否喜歡,我看著鞋墊上栩栩如生的鴛鴦圖案,心里像打翻了蜜罐子。 川北的端午,是清香的端午,里面盛著父愛和母愛的清香,愛情的清香。而今無論有多時尚,無論歲月的風塵有多厚實,川北端午那曾經的縷縷清香都會在我的記憶里裊裊升騰。 濃濃端午情 文/王月亭 菖蒲酒美,舟楫爭渡,伴著街邊此起彼伏的賣粽子的吆喝聲,端午節如期而至。 童年時代對端午節的那份期待要從漂亮的香囊說起。記得每年快到端午的那幾天,媽媽總會在哄我入睡時哼著一首小曲兒:“糯米甜,粽子香,端午時節醉心腸,濃香飄四方。做香包,纏彩線,歲歲年年祈安康,人間賽天堂。”媽媽一邊哼著,一邊用針細細密密地縫著香囊,把艾草輕輕地包進去,然后再編一個漂亮的中國結。等到端午節的頭一天晚上,媽媽會把香囊拿出去潤晨露,早上給鄰里四舍的孩子們都送上一個。大家歡天喜地地佩戴著香囊,腳脖子上掛著用彩線搓成的花繩到處炫耀。這一天,我們還會跑到江邊,擠進人群里看賽龍舟,爭著聽老人們講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早上,媽媽一定會在門楣上插上艾蒿,然后開始包粽子。我會搬著小板凳坐在旁邊,看著葦葉一排一排地鋪好,然后卷成一個圓錐漏斗形,再把白乎乎、晶瑩剔透的糯米塞進葦葉里,用雙手那么一纏,簡單地捆扎,一個粽子就包裹而成了。放在鍋里慢慢煮上兩個小時之后,濃郁的粽葉味兒便開始清香四溢,熱乎乎的粽子那個香甜、那個爽口,讓我至今難忘。 長大后,當我第一次讀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端午節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含意,它不再是兒時那一個個形神兼備的香囊,不再是那一株株濃郁碧綠的葦葉,不再是那一口口香甜嫩滑的米粽,它是傳承,是信念,是流淌在歲月里的情懷,是我們在用特殊方式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位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卻被貶官流放的忠臣,這位流放途中寫下《離騷》《九歌》等不朽詩篇的軒昂才子,這位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而含恨投江殉國的三閭大夫,他那鐵骨錚錚的英雄氣概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時光流淌,在就學工作的每一步,他都激勵著我在生活中昂首挺胸,在困難面前奮勇前進。 感悟端午 文/豐碩 街道巷口飄出濃濃的粽香味,告訴匆匆趕步的我們,端午節到了。 對于這個節日,我更多的記憶是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母親就會給我們穿上干凈的衣服,囑咐我們不要大聲嚷嚷,一大早,母親不知道從哪弄來很多的艾葉,把那些艾葉放在每個臥室的門框上,也夾在我們衣服的扣眼里,打個結,邊系邊說:“必須要堅持一天下來”。想想那時候還真是調皮,母親越是這樣囑咐,我們那幫熊孩子越是想把那個艾葉揪下來,可是,我們再怎么狡猾還是逃不出母親的“法咒”,她說:“想把艾葉拿下來的也可以,艾葉一旦拿下來了,晚上睡覺艾葉就會變成蛇來纏住你。”母親莊嚴的表情、嚴肅的語氣讓我始終沒敢去嘗試。記憶里的艾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點淡淡潮潮的味道,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有些憂郁的味道。或許這就是專門為了緬懷紀念大詩人屈原的無奈悲痛而生的一種草。 記憶里的端午節,每個孩子手腕上都會戴上母親親自搓好的五色線。還記得從小愛臭美的我,這個環節總是很難“伺候”,要讓母親把五色線編成均勻的麻花辮形狀,戴的時候必須要系出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才肯罷休。聽母親說五色線是為了讓妖魔鬼怪不襲擊我們,它們看到五色線就會害怕而躲開,那時我們對母親的說法深信不疑。戴著漂亮蝴蝶結的五色線,開心地去玩,好像那時的五色線就是自己的保護神一樣,有了它,什么都無所畏懼。 生活在礦區,人多自有不同的習俗,包粽子是大家在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可是,包粽子的形狀,里面的內容卻大不相同。我記得河南的一個小伙伴,他們家的粽子是最特別的,里面居然有肉,而且那個形狀有點偏圓形。還有一個好像是東北的阿姨,他們家的粽子是豆沙餡的。印象里那個時候好像沒有糯米,只是黃米,我們一群小屁孩圍在大人膝邊,看著那一片片小小的粽葉扭一個小角,放入米再放入紅棗慢慢的粽葉再加高,一層一層最后用一根綠顏色的帶子系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所有的母親都互幫互助,忙得不亦樂乎,等到粽子都煮熟了,我家給你家送幾個,他家給我家送幾個,互相品味對方家里粽子不一樣的味道,更是有濃濃的情誼在無聲流淌,那種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情景將是我一生難忘的暖。 那時候小,包粽子時母親們一邊包粽子,一邊回頭給我們講粽子的由來,可我們這些熊孩子更關注更感興趣的卻是眼前的粽子什么時候可以吃?聽見屈原跳江,甚至覺得他有點傻,不敢問長輩,可心里偷偷在想,你不跳江誰敢去推你?等到一天天長大,了解了大詩人屈原當初的處境,試著體會他的那份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有以死明志的悲痛心情,真為兒時的幼稚想法而臉紅、內疚、慚愧,無地自容。 >>>更多美文:好文章

皚皚白雪的隆冬 偌大城池 一波無名的散疫卷土重來 核酸檢測 校園前排起長龍 核酸檢測員 口罩下一雙會說話大眼睛 看出了我 不聽話 砰砰砰直跳的心兒 “不要怕,仰起脖 瞬間完成” 平靜如水的大眼睛 拂去了我的忐忑 恢復從容淡定 珍惜疫情期間的特殊記憶 那雙深邃的大眼睛 >>>更多美文:自創現代詩

小滿過后,端午將至的日子,沿著綠植茂密的河岸走走,沁人心脾的植物香味便包裹了全身,做做深呼吸,香甜的氣味填滿每個毛孔,令人神清氣爽。 隨著端午的臨近,在淡淡的花香、葉香中,有一種苦香日漸濃郁,尋味覓去,便會看到一小叢或者一大片的艾蒿們,正在熱烈地生長。在金色的朝陽里,灰白的艾葉上露珠晶瑩,濕潤的藥香輕輕飄蕩。在桔紅的晚霞中,微卷的艾葉羞羞答答,濃郁的藥香隨風四散。 艾蒿有驅蟲滅菌、治療疾病的功效,傳說中還可以插在門楣上辟邪,所以每年端午前后的采蒿活動,成為山野村民的習俗,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在現代城鎮的端午節前后,人們也可以從菜市場里買到新鮮的艾蒿,或者是艾蒿制作的青團等小食品。 “最好的采艾時間,是端午的當天,特別是太陽初照,那時才是藥性最好的時候。”這是老爸告訴我們的。3年前的每個端午節,我們全家都能在濃濃的艾蒿香中度過。那時候的端午,無論太陽出得多早,有多曬人,早上只要我們一開門,艾蒿的香味就會從門外飄進來,然后就會見到滿臉大汗的老爸出現在門口。后來我們幾姊妹成家單過,與老爸同城的我,也會在一大清早或者臨近中午時分,收到老爸送來的艾蒿。 蒿香仍在,斯人已去,老爸離開我們已經3年多了。 老爸是農民出生,當過采煤工,干過企業職工教育。他上學不多,卻善于學習,熱愛寫作。無論是上個世紀的《紅旗》雜志,還是現在的國家級報刊,都留下了他辛苦寫成的文章。老爸曾經拿著10多篇發表過的文章剪報讓我聯系印刷出版,以便留給子孫們作紀念。我一打聽,無論是自費出版還是簡單印制成冊,至少要10萬字左右才勉強像樣,老爸的作品才兩萬多字,這事就耽擱了下來。每當老爸問起此事,我就說:你繼續寫吧,以后一起出書。誰知,老爸的心愿還沒有達成,卻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了,農歷生日尚不滿70歲。去年,我自費出版了作品集《嫻靜人生》,并附上了老爸的作品,完成了他未了的心愿。 心愿雖了,但沒有了老爸這位一家之長,我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了方向;就像裸露的巖石,沒有了植物的蔭庇;更像那秋后的艾蒿,干枯了歲月。老爸健在的日子,娘家就是我們的港灣。委屈了,回娘家。有高興事,回娘家。節假日,更要回娘家。如今,老爸不在了,有了委屈,我們得學會自我調節,不以己悲。有了高興的事,我們得學會波瀾不驚,不以物喜。 記得10年前,兒子讀初中、高中時住校,周末才回家,我們陪伴他換洗衣物、改善生活。老爸老媽雖已退休,卻還在發揮余熱,周末他們也從小鎮趕來,我們也得陪伴著逛商場、度周末。那時,人到中年心牽兩處、分身乏術的無奈,如今還歷歷在目。 那些年的端午,還不是法定假日。雖然很多時候也難逢周末,老爸老媽還是會搭乘公共汽車,一路風塵地趕到我所在的城市,帶給我們的,除了早上剛采摘的艾蒿,還會有一把蔥、幾只蒜,或者一小袋時令水果。父母的愛,就像初夏時的艾蒿香,直抵內心最柔軟處。 10年后的今天,兒子已經在省城工作。老媽雖然獨居,卻也經常到遠在另一個城市的弟妹們家小住。心里牽掛著老媽,卻又舍不得與兒子團聚的機會,這種心系兩頭、找不到自我的歷史又一次重現,怎能不讓人感慨:父母所在處是我們的家,我們所在處,卻也是兒子的家啊。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祖祖輩輩,子子孫孫,生命就這樣繁衍,文化就這樣傳承。 好在,我們已經身處高鐵時代,平時的周末,親人們可以隨性來往。傳統節日的濃濃親情,早就分散在日常的相聚中了。就像如今的艾蒿已經被規模地種植,從4月的第一茬采摘開始一直到夏末,能夠采摘四至五茬,濃濃的藥香,早就滲透在每一茬的收割中了。 今年的端午,有沒有人,會順便把在鄉村采摘的艾蒿,通過高鐵捎給遠方的親人? >>>更多美文:散文隨筆


【台中西屯半日遊可以去的地方】
【台中親子室內景點哪好玩】 【台中親子室內景點一日遊行程】 小孩嗨翻!室內親子樂園&雨天備案推薦【台中新景點一日遊2023】 【台中親子館地圖】 好玩行程&最夯台中旅遊親子樂園攻略【台中中央公園附近半日景點】 【台中中央公園附近半日遊景點推薦2023】 情侶約會一日遊路線一包就搞定!

arrow
arrow

    c86fx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